在蛋白質(zhì)研究中,脫鹽是純化流程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Viskase透析袋憑借其選擇性滲透性、化學穩(wěn)定性和操作便捷性,成為實驗室脫鹽的工具。本文結(jié)合標準化操作流程與常見問題解決方案,為科研人員提供系統(tǒng)指導。 一、標準化操作流程
?。ㄒ唬┎牧蠝蕚渑c預處理
透析袋選擇
根據(jù)目標蛋白分子量選擇截留分子量(MWCO)匹配的透析袋。例如,目標蛋白分子量6000道爾頓時,需選用MWCO 3500-8000的透析袋。Viskase提供31-1000KD CE膜即用型產(chǎn)品,出廠前已完成化學清洗與質(zhì)檢,可直接使用。
透析袋預處理
傳統(tǒng)型透析袋:剪取所需長度(通常為樣品體積的2-3倍),置于50%乙醇中煮沸1小時,依次用0.01mol/L碳酸氫鈉、0.001mol/L EDTA溶液清洗,最后用蒸餾水沖洗3次。
即用型透析袋:取出后直接浸泡于目標緩沖液中平衡15-30分鐘,去除可能殘留的保護劑。
?。ǘ┭b樣與密封
樣品裝載
使用移液器將待脫鹽蛋白溶液注入透析袋,避免液體溢出。裝樣量不超過透析袋容積的2/3,防止膨脹破裂。
密封處理
用專用夾子或綁帶封閉透析袋兩端,確保密封性。密封后擠壓透析袋,檢查是否有液體泄漏。若發(fā)現(xiàn)氣泡逸出,需更換新透析袋。
?。ㄈ┩肝鰲l件控制
透析液選擇
通常使用去離子水或目標緩沖液(如PBS)。若需置換緩沖體系,需分步進行:先透析至低鹽緩沖液,再逐步調(diào)整至目標條件。
透析參數(shù)設定
時間:根據(jù)鹽濃度和樣品量調(diào)整,通常為6-24小時。高鹽樣品需延長至48小時,并每4-6小時更換透析液。
溫度:常規(guī)實驗在4℃進行,以維持蛋白穩(wěn)定性;對熱穩(wěn)定蛋白可在室溫(25℃)下操作。
攪拌:使用磁力攪拌器以50-100rpm速度攪拌透析液,消除膜外濃度梯度,提高脫鹽效率。
?。ㄋ模┟擕}效果驗證
納氏試劑檢測
取透析外液1ml,加入納氏試劑,若溶液呈黃色,說明仍含銨鹽,需繼續(xù)透析;若為無色,則脫鹽完成。
電導率監(jiān)測
使用電導率儀實時監(jiān)測透析液電導率,當數(shù)值穩(wěn)定且接近去離子水水平時,表明脫鹽達標。
二、避坑指南與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?。ㄒ唬┩肝龃茡p問題
原因:機械損傷、預處理不當或MWCO選擇過小。
解決方案:
操作時輕拿輕放,避免尖銳工具接觸透析袋。
根據(jù)蛋白分子量選擇MWCO,通常為目標分子量的1.5-2倍。
預處理后用蒸餾水充分沖洗,去除殘留雜質(zhì)。
?。ǘ┟擕}效率低下
原因:透析時間不足、透析液更換不及時或膜表面積不足。
解決方案:
延長透析時間至24-48小時,并每4-6小時更換透析液。
增加透析袋長度或使用多袋并聯(lián),擴大膜表面積。
采用連續(xù)循環(huán)透析裝置,通過棉線引導透析液流動,加速小分子擴散。
(三)蛋白活性損失
原因:透析液pH或離子強度不適配,或操作過程中蛋白變性。
解決方案:
預平衡透析袋時使用與蛋白儲存液成分相近的緩沖液。
避免使用強酸、強堿或高濃度變性劑(如8M尿素)作為透析液。
對熱敏感蛋白,全程在4℃下操作,并添加蛋白保護劑(如0.1%BSA)。
?。ㄋ模┩肝龃貜褪褂蔑L險
原因:殘留蛋白或雜質(zhì)影響后續(xù)實驗。
解決方案:
僅對低價值樣品或預實驗使用重復透析袋。
重復使用前需用1%SDS溶液煮沸30分鐘,再用蒸餾水沖洗。
避免重復使用處理過強腐蝕性樣品的透析袋。